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消费者追求健康高品质生活,抗菌越来越重视贴身服装的内衣卫生性能,使得具有抗菌效果的选上消保内衣(裤)逐渐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关注。近日,海市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40件抗菌内衣(裤)样品开展了比较试验。委比结果显示,较试有1件样品化学成分超标,验告8件样品纤维成分及含量不达标。抗菌
据介绍,内衣本次比较试验共计购买40件样品(实体店10件、选上消保网络平台30件),海市涉及三枪、委比红豆、较试南极人、验告浪莎、抗菌宜而爽、俞兆林等品牌,样品在销售网页的文字、图片或外包装、吊牌均有宣称具备抗菌效果等功能,单价在7元/件至41元/件不等。主要针对甲醛、五氯苯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抗菌性能、纤维成分及含量等项目进行了测试。
1件样品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含量超标
纺织品抗菌处理的工艺原理分为溶出型迁移抗菌机理和非溶出抗菌机理。五氯苯酚是溶出型酚类有机抗菌整理剂的典型代表,研究表明,残留的五氯苯酚可能会通过人体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过量的五氯苯酚可能导致白血病、淋巴瘤和软组织肉瘤。抗菌纺织品在染整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会用到含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的洗涤剂、整理剂及其他助剂,此类物质具有毒性,难以被生物降解,进入人体内部后会产生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
本次比较试验结果显示,40件样品的五氯苯酚含量均符合标准要求,39件样品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含量符合标准要求。标称由江阴文昌服装有限公司生产的桑阳麻抗菌内裤样品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含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实测值超出标准限值的1.6倍。
10件样品达到AAA级抗菌
据了解,所有样品在一定程度上均具有抗菌效果,未明示抗菌级别的样品中有8件达到A级抗菌要求、有2件达到AA级抗菌要求,标称AAA级抗菌的样品中,孕尚、北极绒、红豆等10件样品达到AAA级抗菌要求。
对针织内衣进行抗菌处理是为了抑制细菌、真菌或霉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解决由其引起的气味、色斑以及健康等问题。针织内衣(裤)的抗菌处理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物理方法将抗菌助剂整理到织物表面,此种抗菌效果不持久,在穿着中(如洗涤、暴晒、摩擦)抗菌性易减弱或消失;另一种是用化学方法将抗菌助剂溶入织物中,抗菌性更持久。本次比较试验依照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对样品的抗菌性能进行了测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分别作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致病性真菌的代表,按照耐水洗次数和对各菌种抑菌率的水平差异分为三个级别,其中AAA级抗菌效果最好最耐洗涤。
8件样品纤维成分及含量不合格
纤维成分及含量是决定面料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对引导消费者购买有重要作用。本次比较试验结果显示,40件样品中有8件不符合国家标准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要求,问题涉及标签未标注纤维含量信息(测试结果与页面信息不符)、纤维含量超过了标准规定的允差范围、明示的纤维名称与实测结果不一致。
消费提示
上海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抗菌内衣(裤)时,首先应购买标识齐全的抗菌内衣(裤),规范的标识除包含企业名称、地址、产品标准、安全类别等信息外,还应包括产品的抗菌性能、抗菌类别、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例如忌用范围)等内容。
其次应尽量选购浅色、宽松、柔软、透气的内衣(裤),以保证健康、舒适,避免深色遮盖疾病信号、紧致造成压迫、质地粗硬导致不干爽;内衣(裤)首次使用前都应洗涤,以清除可能存在的残留化学物质;每日穿着后用温水单独手洗,使用专用的洗涤剂并避免用力揉搓,洗后应在通风透气处晾干,避免阳光暴晒;有些商品的抗菌效果会随穿着和洗涤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建议消费者定期(2-3个月)换新抗菌内衣(裤)。
责任编辑:24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12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未成年人“吃谷”谨防4类消费陷阱。所谓“谷子”,是由“Goods”音译而来,指代一切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版权作品的 ...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陈炜伟、王雨萧)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5日介绍,近期全国消费市场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市场销售触底回升。王斌在商务部当日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月下旬,商务部重点监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2月4日,北京市密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北京京盟汇康医药有限公司密云鼓楼店送达了《处罚听证告知书》,严厉打击该药店擅自发布虚假广告以及涉嫌哄抬物价等经营行为。据了解,1月2 ...
北京艺术中心的“第二现场”首场直播。 国家大剧院供图不用到北京,就可以在居住地同步观看国家大剧院演出。在春和景明的4月,国家大剧院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份“春日礼物”——借助超高清直播、全景声系统、智能导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 徐文智)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日前,陕西省宝鸡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宝鸡市教育局、市卫健委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市各县区学校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进行督导检查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拥小玲 记者 张文章)“食品安全是第一位,每道菜都必须要烧熟煮透。”4月7日,福建省高三学生开学的第一天,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林良芽与集美区教育局 ...